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是国内惟一公开发行的人参专业科技期刊。主要报道人参、西洋参和长白山天然药种的栽培技术、病虫害防治、药理药化研究,加工工艺和新产品开发等。读者对象主要是参业工作者、科研人员、大专院校学生及参茸经营者等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

主办单位: 吉林省人参研究院

出版部门: 《人参研究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671-1521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22-1156/S

邮发代号:

出版周期 双月刊

创刊时间 1988

出版地区 吉林

出版地区 吉林

订购价格 124.00

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全文收录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往期目录

首页>人参研究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人参研究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
  • 主办单位:吉林省人参研究院
  • 国际刊号:1671-1521
  • 国内刊号:22-1156/S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全文收录期刊收录:维普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, 知网收录(中)
人参研究杂志2003年第1期文章
  • 人参皂苷的体内代谢反应研究

    人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人参皂苷,人参皂苷口服后经消化道吸收,吸收率很低,例如人参皂苷RB1的吸收率仅为1%,RB2为3.4%,Rg1为1.9%.......

    作者:董淑华;陈波;马忠泽;侯秀云;陈英杰 刊期: 2003- 01

  • 人参地上植株田间混杂情况的调查研究

    种子、种苗质量是确保人参优质、高产的关键,人参栽培有数百年历史,但迄今人参生产所用种子、种苗还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,尽管国家早就制定了人参种子、种苗标准,但生产上还采取有苗就栽、有种就播的混乱局面,人们往往只注重人参生产的规模发展,急于求成,忽视了人参种子、种栽生产的质量控制,造成人参大支头率降低,出品优质参率下降,经济效益不高的局面,从而严重影响人参的产量和质量.......

    作者:任跃英;张崇禧;侯玉兵;马友德 刊期: 2003- 01

  • 党参的商品分类及其混淆品的鉴别

    由于党参商品产地分布广,来源多,既有家种又有野生,形成了复杂的商品品别,本文主要对其商品分类及其混浠品的鉴别做以阐述.......

    作者:肖智 刊期: 2003- 01

  • 葡萄糖替硝唑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测定

    用细菌内毒素测定法检测替硝唑注射液细菌内毒素,重现性好,对鲎试剂无干扰,供试液浓度无需稀释,可有效地控制葡萄糖替硝唑注射液的质量.......

    作者:胡英;袁文玲 刊期: 2003- 01

  • 新鲜人参种子的水分测定

    本实验将人参种子切片后,采用常压干燥法测定了新鲜人参种子的水分.......

    作者:金春爱 刊期: 2003- 01

  • 蒸参水浓缩物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

    蒸参水是红参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,生产上一般将其做为废弃物倒掉.但在红参蒸制过程中,一部分人参皂苷溶于蒸参水中,里面还含有一定量的人参多糖,将其废弃势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.为了探讨蒸参水的利用价值,我们进行了蒸参水浓缩物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,为今后开发利用蒸参水资源提供技术依据.......

    作者:娄子恒;张立臣;张引;王明芝;魏建华;潘晓鹏 刊期: 2003- 01

  • 老虎洞村的人参经济

    老虎洞村,是著名的人参之乡抚松县兴参镇的一个普通的行政村.因为村外山上有个石洞,洞里昔日栖息过一窝老虎,故而得名.......

    作者:尹相永 刊期: 2003- 01

  • 中国吉林人参网站与人参的发展

    1人参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人参(PanaxginsengC.A.Mey)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,是我国传统中药,被誉为百草之王,东北三宝之首,人参在世界上也是特别驰名的中药,应用历史相当久远,早在两千多年之前,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利用人参治疗疾病.......

    作者:曹志强 刊期: 2003- 01

  • 生物农药-木霉对西洋参立枯病的防治研究

    生物农药--木霉应用后,可以防治西洋参立枯病的发生.同时可以使西洋参及其制品无污染、无公害.......

    作者:王刚;钟均超;刘俊玲;张建波;曲文晶 刊期: 2003- 01

  • 三七的主要病害及防治现状

    三七Panaxnotoginsng(Burk)F.H.Chen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,主产于云南文山,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5%以上,由于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和生产周期较长,导致在三七生产过程中病害发生种类较多,据报道在三七生产过程中有20余种病害.......

    作者:王勇;范昌;陈昱君;刘芸芝 刊期: 2003- 01